一、什么是专利技术入股
专利技术入股,是指以专利技术成果作为财产作价后,以出资入股的形式与其他形式的财产(如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等)相结合,按法定程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经营行为。在运用专利进行出资中除了涉及专利本身的特殊性外更多的将涉及到《公司法》的领域。
二、专利技术入股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专利技术入股的操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在实践中以专利技术入股的形式,包括用专利权入股的、以专利实施权入股的,还有把专利申请权也视为专利技术作价入股。根据新《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 非专利技术评估合作协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我认为此三项出资形式都是可行的,但实践中对于用后两种方式入股的,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的,比如将出资转让的问题等。所以首先应该明确以专利技术入股的形式,当然,为了减少将来不必要的纠纷,我们应该首推以专利权入股。
第二,注意以专利权入股需完成以下出资手续方可认定出资无瑕疵,首先须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专利权人依据设立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到专利局办理专利权转移于被投资的公司的登记和公告手续,工商登记机关凭专利权转移的手续确定以专利技术入股的股东的完成股东投资义务的履行。
第三 非专利技术评估指导意见,注意专利入股的必须是专利的合法权利人。并且在我国法律对能进行股权投资的主体是有规定的,无论是国有企业,法人内设职能机构还是个人进行专利入股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制。
第四,在使用专利技术入股时,还必须注意技术资料的交接和权利的移交;专利入股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后续改进成果的权属和各方的违约责任。
非专利技术的评估方法
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预测被评估的非专利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的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值。 显然,由非专利技术资产在其经济寿命期间所带给拥有者的预期收益越大,购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但由于非专利技术资产必须与其他资产合理配置才能产生收益,其预期经济收益能否从总体资产收益中区分出来,是评估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关键。另外,由于非专利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有着非系统性风险,这就给收益法评估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企业自创的非专利技术评估的目的 非专利技术评估,主要在于测试实施独占权时,非专利技术所能带来的全部收益 非专利技术评估测试费,因此应当运用收益现值法较为适宜。其中收益的界定应当包括由专利带来的额外收益的税后利润额和专利的成本摊销额两部分。计算非专利技术价值的贴现率有两个不同的比率,这两个贴现率分别对应现金流量中的成本摊销额和额外利润。由于这两个部分具有不同的预期风险,与之相应的风险利率也不同。非专利技术的成本摊销额是按照企业的总收入进行的,相应的贴现率则是企业经营的无风险贴现率。额外收益也有一个贴现率,它所对应的是非专利风险利率,即 R=基准收益率+风险调整值。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